联系我们

Contact us

联系电话

020-81368256

工厂地址:广州市越秀区人民北路871号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分类

烟花璀璨,年味正浓

发布时间:2024/2/5 18:16:51

春节一直是中国最重要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,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,这一天不仅是年末岁首的节点,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,即象征着兴旺发达与团结,也对未来寄托着新的希望,在每个华夏儿女心中都有着特殊的地位。而在这浓厚的年味中,璀璨的烟花无疑是最有趣的事了。每当春节来临,无论城市还是乡村,家家户户都会用烟花来装点这个喜庆的时刻,迎接新年的到来。

炮竹,又称鞭炮,起源于我国战国时期,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。它由硝石、硫磺、木炭等物质制成,燃烧时发出响亮的声音。在古代,人们相信炮竹声可以驱邪避邪,带来吉祥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炮竹逐渐演变成庆祝新年的工具。到了唐朝,放鞭炮已成为新年必备的节庆活动。宋代以后,炮竹的种类和用途越来越丰富,逐渐形成了过年放鞭炮的习俗。

过年放鞭炮,有着丰富的形式和寓意。除夕之夜,家家户户都会燃放炮竹,迎接新的一年。炮竹声声,象征着辟邪驱鬼,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。大年初一,人们早早起床,第一件事便是放炮竹,称为“开门炮”。这炮竹声,犹如晨钟暮鼓,唤醒了沉睡的村庄,宣告新的一天开始了。此外,还有“炮竹舞龙”、“炮竹烟火”等形式,将炮竹融入各种节庆活动中,既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,又传承了民族文化。   

夜幕降临,华灯初上。春节的夜晚,被五彩斑斓的烟花点缀得如此美丽。一家人团聚在一起,品尝着美食,聊着家常,孩子们则迫不及待地拿出烟花,准备尽情地玩耍。随着一束束烟花在空中绽放,年味也在这绚烂的光彩中愈发浓烈。   

烟花,又名焰火,它的魅力在于瞬间的璀璨。当引信燃尽,烟花弹飞上天空,瞬间绽放出各种绚丽的图案。这些图案既有传统的福字、吉祥如意,也有现代的创新设计。烟花在夜空中变幻出各种造型,让人目不暇接。   

烟花的美丽,让人忘却了寒冷,纷纷走出家门,聚集在户外,抬头仰望这璀璨的夜空。烟花的绽放,也点亮了人们心中的希望之火。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,我们都在期待着新的一年能有个美好的开始。而烟花,就是这美好愿望的象征。   

然而,烟花璀璨的背后,却隐藏着无数辛勤的付出。那些制造烟花的工匠们,为了能让人们看到最美的烟花,他们在背后默默付出了极大的努力。从烟花的选材、制作、试验,到最后的燃放,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谨的操作和精湛的技艺。可以说,每一朵烟花的绽放,都是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。   

烟花璀璨,年味正浓。犹如一只华丽的孔雀展开它迷人的尾羽,又仿佛天上的仙女挥洒着五彩斑斓的花瓣,更像一簇簇缤纷绚烂的花伞。时而天空被金色的光辉笼罩,宛如丰收季节的稻谷遍撒苍穹;时而又是满天红光熠熠,宛如夕阳西下时的晚霞映照天际,美轮美奂。绚丽多彩的烟花,将美好的祝愿和新年的喜悦融入其中。在这色彩斑斓的光影里,我们感叹着岁月的流转,也憧憬着未来的美好。让我们在这烟花绽放的时刻,共同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,人民幸福安康。


作者简介:

朱先贵,中国散文学会会员,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,安徽省诗词协会常务理事,无为市诗词学会副会长。先后在《人民日报》《人民代表报》《祖国》《国防时报》《中华诗词》《检察日报》《中国老年报》《现代快报》《中华日报》《诗刊》《绿风》《诗潮》《鸭绿江》《大众文艺》《通俗小说报》《微型小说选刊》《短小说》《三角洲》《中华文学》《回族文学》《文萃报》等海内外报刊和选本发表小说、散文、诗歌各类体裁文章160多万字。有作品先后在中国小说学会获当代小说奖,在诗刊社、清华大学出版社、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等多家诗歌散文作品征集中先后获奖多次。 

联系电话:020-81368256 粤ICP备19066410号-1 联系邮箱 : nsj168@yeah.net 联系地址:广州市越秀区人民北路871号

版权所有:广州新世纪艺术研究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