艺术分类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联系电话
020-81368256
工厂地址:广州市越秀区人民北路871号
发布时间:2025/7/2 11:54:30
~闻香港古筝演奏家伦伦伦敦盛夏之夜系列活动圆满礼成有贺
之一:
香江才女越重洋,盛夏英伦夜未央。
纤指轻弹流水韵,朱弦漫诉落花香。
云裳舞处惊鸿影,汉乐飘时引凤凰。
莫道知音稀域外,绕梁三日满华堂。
注:
我的诗以"香江才女"开篇,点明伦伦的香港身份与艺术造诣。
"盛夏英伦"直扣主题,"夜未央"既指音乐会盛况持续,又暗喻中华艺术永恒。
中二联通过"纤指/朱弦"、"云裳/汉乐"的工对,展现古筝演奏的视听之美,以"惊鸿影"喻舞姿,"引凤凰"用萧史弄玉典,象征中西艺术共鸣。
尾联化用"绕梁三日"典故,强调演出余韵悠长,更以"满华堂"体现文化自信——中华艺术在异国赢得满堂喝彩。
之二
冰弦一拂动沧浪,万壑松风入指凉。
云外忽惊青鸟至,曲中疑有紫鸾翔。
霓裳暗度三更月,琼玖轻含九畹香。
莫向瑶台问归处,清音原在水云乡。
注:
1. "弦月"双关:既指古筝丝弦映月之景,又暗合音乐会"盛夏之夜"主题。
2. "青鸟/紫鸾"意象:化用《山海经》仙禽典故,喻指中西乐音交融时产生的奇幻听觉体验。
3. "九畹香":借屈原《离骚》"余既滋兰之九畹",将筝音比作幽兰清芬,暗喻中华文化远播。
4.*尾联意境:以"水云乡"收束,既呼应首句"沧浪",又暗藏"伦伦"之名("伦"通"沦",水纹之意),形成回环之美。
之三:
香江玉指动霓裳,一曲风来满座凉。
弦上烟霞生海峤,指间星月落潇湘。
云移画阁听流水,露湿瑶台忆故乡。
莫道天涯知己少,清音犹带汉宫香。
注:
此诗以“香江玉指”起笔,突出演奏家的技艺与风采。
“弦上烟霞”“指间星月”虚实相生,既写音乐意境,又暗合中西交融。
“云移画阁”“露湿瑶台”以景衬情,既赞演出盛况,又寄寓游子乡思。
尾联“清音犹带汉宫香”,既点明古筝的中华底蕴,又暗喻文化传播之深远。
作者:曾晓辉,天体物理学博士、雕塑家,中华报业集团及中华时报传媒集团创办人。他于2000年创办广州新世纪艺术研究院,2009年在香港创办《中华时报》,2012年创办《中华新闻通讯社》和《中华摄影报》,并于2017年在伦敦创办英国《中华时报》。他还是《中华电视》及世界华人流行音乐联合会的创始人之一。
目前,曾博士担任香港美术学院及香港艺术研究院的教授与院长,同时担任粤港澳大湾区艺术联合会主席、中华科技协会和世界监督学会会长,以及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。他曾在中国大陆的相关机构(包括广州市政府、广州马会、广东省铁路监理、广东省演出协会、广东省南越国文化研究院)等担任高级职务。其艺术作品广泛分布于全球,已被多家美术馆和博物馆收藏。
联系电话:020-81368256 粤ICP备19066410号-1 联系邮箱 : nsj168@yeah.net 联系地址:广州市越秀区人民北路871号
版权所有:广州新世纪艺术研究院